本來我的草稿堆裡就有幾篇要談關於性別平等、性別尊重、大人式霸凌等等的議題,一開始在構思文章的時候,想說要不要把跟性教育有關的想法都拿出來講,後來想想這樣內容太多太複雜了,反正這個主題大概是一輩子講不完了(表示還有很多篇等著寫),那有想到什麼就寫一點記錄下來好了。這篇還是先專注於粉紅口罩與公主水壺事件就好,就當做人類世界遇上大逗號(武漢肺炎)的番外篇吧!因為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全民發配的口罩裡無法選色(有得買就要偷笑了),出現小男生戴「粉紅色口罩」去學校怕被人笑的社會性別定位問題新聞事件,這讓已經在同溫層裡太久的我感到非常驚訝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這種新聞,也感謝他讓我跳出同溫層舒適圈來搜集題材寫文而提前將這篇拉了出來。
本文目錄可直接選跳單元
嬰兒不分性別
在我們家,是等到小武出生,老潘打給潘媽報喜後,潘媽直到那一刻才知道性別。你沒看錯,據說這之間潘媽因為想準備嬰兒用品而一直問老潘寶寶的性別,但因為我已經有生三個生理女性的大學麻吉小豬贊助的恩典牌,不想囤積太多嬰兒用品衣物(不然生小孩前斷捨離清雜物是在哈囉的嗎),夠用就好,所以交代老潘千萬不要說,就推給醫師說現在講性別會被檢舉之類的。在黑媳婦的強勢壓力下,潘媽真的乖乖(只能)像古代人在小武出生那一刻才知道是生理男性。
我自己則是本來就不想知道性別,但阿萍醫師沒先問我,一照到生殖器官就公布答案,這次我來不及阻止,我交代如果還有下一胎,不要跟我說性別,謝謝!因為,嬰兒不分性別的啊!更何況給嬰兒分出了性別又有什麼差別?該親餵該洗澡該換衣服該討抱的任務都一樣啊!
粉紅色不是生理女性色
「粉紅色」這個顏色從來沒有叫做生理女性色,是人類給的定義,是大人給的定義,在小孩眼裡,就只是眾多顏色中的其中一種而已。我們可以喜歡紅色不喜歡紅色喜歡黑色不喜歡黑色喜歡藍色不喜歡藍色喜歡白色不喜歡白色(把紅橙黃綠藍靛紫自己唸一輪),當然也可以喜歡粉紅色不喜歡粉紅色。像是身為生理女性的阿冠本身就不喜歡粉紅色,那跟性別無關啊,跟喜好有關而已;但是當他放在人類社會裡好像就不是如此,他不能單單只跟喜好有關,還要跟你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定位相符才是大家眼中的正常人。
在粉紅口罩新聞出現過後沒多久,陳仙梅也分享了他的生理男性兒子喜歡公主水壺事件。有人喜歡男主角有人喜歡女主角有人喜歡旁邊的動物配角,而且男生喜歡公主不是很正常嗎?小時候喜歡公主會被笑,長大後喜歡男生會被指指點點,人生好難啊!陳仙梅應對孩子喜好的作法我很欣賞,雖然他還是曾經阻止他兒子買與社會性別定位不同的粉紅色雨鞋,但我喜歡他這次的結論:愛任何人(包括父母)之前,最先要愛的一定是自己,做自己尊重自己的聲音絕對是人生裡很重要的一件事。
尊重小孩選擇是放手獨立的練習
去年在小武開始進入有意識的社交狀態階段時,阿冠寫了一篇「我可以抱你嗎?」的文章來講關於身體自主權的議題,內容就自己去看,順便幫我點拍手贊助一下!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身體自主這個事情等孩子大一點或進入青春期開始有男女隱私觀念分野的時候再來注意就好,這樣就真的太慢了!最好從寶寶出生就開始練習,而且要從常接觸的自家人就開始練習,因為在教養路上最需要練習的都是大人!!!!!
《我可以抱你嗎?》這篇講的是偏向尊重孩子身體自主權的部分(不要以大人的優勢直接隨意碰孩子),接下來要講的也是身體自主權的範疇,特別針對尊重孩子選擇權的部分(不要以大人優勢干預孩子本性)。
有時候大人會在孩子做了比較適合我們預設答案的行為才給予熱情的鼓勵,如果不是我們所想的方向,就很可能會出現「可是這樣好嗎?」「你要不要再想想?」「你確定嗎?」等等的質疑口吻。雖然大人想要裝做很民主開放沒有正面否定,但其實孩子沒那麼笨,他絕對知道你沒有很支持他的選擇。想要討大人開心的孩子就會越來越會壓抑而選擇讓大人開心的政治正確的選擇;不願意壓抑自己的孩子就會被認為是怪咖,愛唱反調。
小武對於非男性社會性別定位的粉紅色與小花系列衣服都很愛,很多時候拿了其他顏色的衣服給他穿,他都揮手搖頭,我原本以為他是不想穿衣服,但是拿了粉紅或小花系列衣服,他就很開心地穿上。我想,尊重他的選擇,讓他也肯定自己的選擇,是我現在能為這個喜歡粉紅色的生理男性寶寶撐起最好的空間。
如果孩子只能服從別人認為的喜好而否定自己的喜好,未來,他的任何決定都只能依附他人而不敢勇於做自己相信自己內在的聲音,這樣離獨立之路是越來越遠。
自以為是的大人式霸凌
而為什麼在這個已經相對尊重小孩的社會裡還時常會出現各種社會性別定位的刻板印象狀況發生呢?我個人認為,做父母的還是得回頭看看是不是有形無形當中已經影響了小孩的觀念。我常看到有人說很尊重小孩的發展,但是卻處處干預小孩的喜好與興趣,甚至從一開始就默默地介入你是女生選XX比較好不要OO比較好,你是男生選XX比較好要多OO才行等等的觀念,還會再加幾句「不然你以後會被同學笑」等恐嚇語句。更可怕的是,當事者會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小孩子好,不然以後他會很難在社會生存。」這些冷眼說著「看你能堅持這個興趣多久」的大人式霸凌言語或者一個不屑的笑容,都將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長遠的影響,也不斷在累積這個社會的刻板印象。
小武的吊帶褲與吊帶裙
給小武穿一般對於非生理男性在穿的衣物,這不是要搞怪,不是要搶風頭,不是要為反對而反對,也不是因為想生女兒而滿足大人變裝癖,而是在做一個「哪天他自己真的想這樣穿的時候,我要繼續用現在這樣的眼光來欣賞他」的練習,我是非常嚴肅看待這件事,而且我很單純的想法是:生理女性可以穿藍色,為什麼生理男性不能穿粉色?生理女性可以穿褲子,為什麼生理男性不能穿裙子?在我們沒有預設立場的前提下,是不是應該多元不設限的服裝都嘗試?
非常感謝潘媽每次在我們幫小武做非社會性別定位的打扮時,都用欣賞的眼光說:「穿這麼漂亮,很好看很可愛餒!」
我買的吊帶褲與吊帶裙都直接買大兩號,可以穿到四歲左右吧!老潘就問我:
「你買這麼大件,以後怎麼辦?」
「買大件不是可以穿很久?就是要給他穿到大一點的啊!」
「那他以後穿這會不會被霸凌?」
「蛤?很難想像你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不是從他還沒出生就一直在練習未來如何幫小武撐出一片天,給他支持的力量,讓他堅定自己的喜好面對外面的質疑與霸凌(一對從出生就覺得小孩會被霸凌的父母)?」
「是啊,但如果他以後不喜歡穿呢?」
「喜歡就穿,不喜歡就不要穿啊!說不定他以後長大會怪我們為什麼要幫他穿小男生醜醜暗暗的衣服。我們需要做的是提供他多樣的選擇,為他撐起寬一點高一點的天,不只是生活上衣著上連思想上都是。」
「好。」
「所以,他以後如果不喜歡穿社會性別男性的衣服,偏好社會性別女性的衣著,我們也是一樣尊重他啊!」
想起有一次在外用餐時,隔壁桌爸爸媽媽跟兒子留長頭髮,只有嫩嬰妹妹短頭髮(還沒長出來啦),聽著爸媽說哥哥哥哥,我想說哥哥在哪,後來媽媽看我們露出疑惑的眼神自己跟我們說哥哥跟爸爸一樣留長頭髮。我本來也不想幫小武剪頭髮,目前剪了兩次,如果未來他不排斥留長頭髮的話,我也想試試讓他繼續留長。
順勢教養找到寶寶的氣質
跟小武幾乎相反,阿冠從小就喜歡黑白灰等暗色系的衣服,水彩顏料總是只有某幾瓶用很快。我從小學開始的美勞美術作品,只要是我自己選擇的配色就會被老師說:「妳的色調很灰暗,可以再多點色彩(然後分數就比較低)。」我總是回老師:「但我就喜歡這些顏色的搭配,我覺得很好看啊!」若那是冠媽幫忙配色的作品,都會得高分,因為色彩總是很鮮豔跳色。我想,我這輩子的美術天分應該就是這樣被扼殺掉的,還是其實本來就沒有,哈哈!
這篇文章也不是要來說怎麼做才是對的,因為如果多數人都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我也不需要怎麼努力,這只是我自己對於尊重孩子身體自主權、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與尊重孩子選擇的練習。
當大家都發自內心尊重,就不需要嘴裡教尊重;當大家都有身體自主權的界線就不需要處處去防範他人。如同我在2019年回顧文同志遊行那天提到,當你心中沒有不尊重時,就不需要特別去強調要尊重。當你的行為沒有歧視的時候,就不需要呼喊「不要歧視別人」。
我認為,也不用刻意把男生當女生教,女生當男生養,硬要讓自己的小孩喜歡其他的顏色或事物,這樣又過頭了,而是提供多元的選擇與環境,觀察每個寶寶天生的氣質,順勢教養給予適當的協助才是最好的,永遠別想把孩子調教成你要的樣子,對彼此的一輩子都很累。不管是男的女的,都提供同樣的刺激與學習,最後,他們想要哪條路,他們自己選擇。
其實,只要捫心自問:「我有在真的沒干預介入的狀況下讓孩子自然而然選擇他喜歡的顏色或事物嗎?」答案就出來囉!
此為平衡報導:小武不是每天都穿女裝,而是什麼都穿,不分顏色款式,只管穿起來好不好看就好。題外話,我不止欣賞鍾明軒的腦袋,連他的衣架子都很欣賞,不論男裝女裝穿在他身上都很好看,甚至比多數生理女性穿女裝還好看,我就是那個穿衣服只求保暖不傷眼等級的人。
當然,孩子有空間與勇氣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事物,還要有力量面對這社會已經根深蒂固的不友善,這又是另一個大人需要幫他撐起空間的課題了,之後再聊囉!
恭喜你看完3706字。
- 對了,本網站關於談論與孩子相處的文章,都是我們家的做法,不是跟我們一樣才是對的。如果您覺得介入管理孩子的行為比觀察等待孩子的成長來得舒服的話,那就別糾結了,照你內心想做的去做就好。
- 因為每個人的原生家庭要解的結不同、現有的生活環境不同、解決事情的能力與態度不同、達成目標的勇氣與信念不同,都將造就不同的結果,這是無庸置疑的。孩子的成長歷程很漫長很艱辛,不論對照顧者或孩子本身都是,逆勢而教只會把彼此都搞得很累,唯有多加觀察順勢而為,才有機會鬆綁各種緊張關係。
- 我知道資源或後援不足會使人感到無力,硬撐也是會有個極限,所以分享一些想法或方式做參考,也許有你原本沒想到的或不敢想的,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協助你從中協調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 如果看了我的做法覺得很不可思議或者無法想像該怎麼做甚至覺得根本不想這樣做也無所謂,只要在夜深人靜熬自由的時候把我提出的思維自我思辨一下就好,捫心自問這些問題點是不是根本沒思考過,所以有時候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沒想過還可以這樣做。
- 我所分享的方法不是要任何人照做,重點是要思考那個脈絡,我也沒有想要改變任何人,因為能改變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我們的相處脈絡可以從這先了解:順勢陪伴|保有孩子天生的靈魂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