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哺乳|寶寶自帶便當之出生第三天終於喝到奶囉!(3d)

你好!娘 順勢生產 第四孕期 自主學習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或聽過「寶寶天生會自己帶便當」的說法呢?

多數人應該只聽過寶寶沒喝奶會餓肚子或寶寶出生後一直哭是因為沒喝奶肚子餓吧!聽到三天沒喝奶,要嘛不是覺得我們虐嬰就是覺得我們瘋了吧!



⚑只要在每篇文章的拍手圖案點五下即可不花錢就贊助阿冠的創作,google與臉書帳號都可以直接註冊,謝謝您的支持!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出生第三天終於喝到奶,沒錯,而且是第三天的晚上才喝到,等於有將近三天小武都是沒喝奶的狀態,到底是怎麼度過的呢?

第一次與乳房接觸

小武第一次碰到乳房是剛生產完肌膚接觸慢慢往乳房方向前蠕動爬行的時候,最後躺靠在乳房上,但這時候也還沒有正式吸奶,連吸吮的動作也剛開始在練習而已;

 

第二次就是護理師拿單子要我們開始紀錄奶量與尿量的時候,順便教我如何哺乳,算是第一次正式把嘴巴含住乳頭的時刻。

 

後來到真正喝到奶之前,只要小武在哭或者蠢蠢欲動時,就會抱到胸前看看他要不要喝奶(吸吮乳頭),趁這時候也可以觀察寶寶的哺乳姿勢正不正確。這個吸吮的動作在喝到奶前是非常重要的,是寶寶在發射訊號跟乳房下訂單,比一出生就開始擠初乳算奶量灌奶瓶還重要幾千萬倍。試想,這個世界上有什麼生物會把自己的初乳擠出來裝在針筒裡再餵給寶寶吃的呢?都是把自己準備好,順應寶寶的需求。

 

完美的初乳時刻

雖然說寶寶自己會帶便當來,但並不代表媽媽這時候只顧著休息睡覺愛餵不餵的,在奶來之前或寶寶想喝奶之前不需要多抱寶寶吸吮乳房喔!因為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寶寶吸吮乳房跟工廠下訂單,等到寶寶把身上的便當(羊水、養分、胎便)處理差不多想喝奶,奶也來了,寶寶順勢喝到奶,就是最完美的初乳時刻了。有的寶寶比較早喝到奶有的比較晚,每個人狀況不同,視寶寶需求而定,只要我們多用心觀察做好該做的事就好,其他就順勢而為。

 

親餵幫助子宮收縮

不管奶來了沒,抱著寶寶親餵吸乳房也是產後最佳的天然子宮收縮方法,所以阿萍醫師跟我們說不需要用外力揉肚子,因為那甚至會讓子宮受傷而不自覺,只要勤親餵寶寶就會促進宮縮讓子宮自然復原(當產後「揉子宮」不再必要…若用結構的觀念來看,只要將子宮歸正,攤平子宮周圍筋膜組織,不但按摩沒必要,子宮收縮劑也不必要。)。小武出生第一天,護理師來指導如何哺乳時,也順便教我如何按摩子宮,但我也就那次被壓子宮而已,之後就是靠著哺乳讓子宮自己收縮,這才是自然的機制。

 

你那個產婦不像溫柔生產的產婦

再來就是在醫療院所生產會面臨的各種數據,因為第三天出院回家後才喝到奶,除了一直被問喝多少奶之外(親餵是怎麼量啦?),勢必會面臨到被質疑黃疸值過高與體重沒增加的問題,這時候也是產家功課有沒有做足的信念考驗時候了。

如果黃疸值過高的原因,是寶寶沒喝到足夠的母奶,應該是協助寶寶喝到足夠的母奶,而且這件事是在黃疸出現前就該做的。生理性黃疸有其生理意義,不是為了降黃疸,所以停餵母奶、補配方、母嬰分離照光⋯這樣的邏輯。--膽色素是寶寶的天然抗氧化劑

在出院評估時,這位母乳友善的小兒科醫師有提了黃疸值的問題,但在及格邊緣並不嚴重,要我回家持續觀察消退狀況與排便顏色,看看黃疸有沒有慢慢消退,而且會從上半身往下消退,所以可以先觀察臉部的顏色,他也說這是正常的狀況,更讓我的煩躁減輕不少,不用左耳進右耳出。我本身就清楚喝純母乳的寶寶黃疸退得比較慢(更何況他都還沒喝到奶),尤其到出生第三四天會達到高峰再降下來,這是正常的生理機制,再加上曬太陽也能幫助退黃疸,只要不是病理性黃疸,喝母奶曬太陽會慢慢退的,重點就是做好該做的事(勤餵母乳曬太陽)並多觀察囉!

  • 寶寶體重減少(生理性脫水)

出院時體重比出生時還輕(3350g->3250g),一般如果不知道原因的照顧者,應該會很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餓到了?!其實啊,寶寶出生後正常會先消掉身上的羊水(便當)與胎便(廚餘),也還在消耗從母體帶來的養分,尚未正式哺乳,所以體重減輕一點點是正常的啦!而且剛出生的寶寶看起來都腫腫的,出生後會將身體多餘的水分排掉,這種生理性脫水是正常的現象喔!

只上過一堂產前課程的產家⋯

孩子出生第一天就補了配方奶,第二天就紅臀。嬰兒室的同事說:「陳醫師,妳那個產婦不像溫柔生產的產婦,依賴配方,對自己沒信心⋯」「因為嬰兒室的護理人員說我剛生完沒奶,我怕寶寶會餓,所以就推回去給她補⋯」產婦這麼說。--當親子同室是「醫囑」

這種沒有事前做好功課,練好功,真的很容易就被洗腦了。例如:寶寶都沒有喝到奶,要補配方奶;喝配方奶加照燈可以讓黃疸退快一點等等。因為之前上過課知道寶寶會自己帶便當,不是每個寶寶一出生就立刻要喝奶水,如果奶還沒來,硬要擠出初乳也很不舒服,寶寶持續吸吮會刺激媽媽泌乳,時候到了就源源不絕狂流啊!(註:不過每個寶寶狀況不同,助產師與泌乳顧問是很好的幫手,可以請教他們。如果是早產或特殊狀況的寶寶請遵照醫師專業指示。)但我知道護理師的衛教職責,因為也不是每個產家做的功課與信心都那麼充足,所以我能體諒他們的立場。

人生很多的恐慌與焦慮都來自於未知,而要如何減少這些未知的窘境,就是勤做功課,而且要做對的功課!反正不管如何,做功課多觀察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事,而不是外包給其他人。

 

降臨地球第三天終於喝到奶

從出生至這次之前,小武都是練習吸吮刺激乳房工廠分泌乳汁,第三天半夜前終於真正喝到奶,嘴唇有喝奶的證據了!這次應該真的肚子餓,喝完就茫舒舒的睡著了。

後來奶來了,阿冠的胸部非常漲,急需要寶寶通乳師幫忙,但小武第一時間要喝奶喝不到,母子在磨合喝奶的過程中,抱在一起哭了好幾回,我們急著找助產師嘉黛家訪急救。到半夜成功前還是堅持不碰配方奶,雖然我有一度跟老潘說不然你去買奶粉給他喝好了,我怕他被我餓死(媽媽玻璃心);反倒是老潘說不要急,說不定小武就是這樣的步調,他也要自己練習吸奶。最後不斷跟小武喊話,一起努力,半夜還沒收到助產師的已讀,就跟小武奮戰成功,終於喝到奶了!沒想到老潘比較有慧根(其實是因為他沒有產後賀爾蒙大爆發,相對冷靜),一句話開啟了小武的自學人生。

 

親餵得等1分鐘左右,奶陣才會來

為什麼會有餓扁了卻無法立刻喝到奶的狀況呢?

大家可以想像就是那種壓水井要先花點時間把管子抽成真空後,井水會因為大氣壓力往上跑;而哺乳也是類似的道理,寶寶不是嘴巴一靠過來奶水就像奶瓶裡的配方奶會自動流出來,是需要先付出稍微等待才有收穫的啊!所以不能等到寶寶餓到大哭或者硬要等時間到(四小時)才能哺乳,因為客人早就餓到發瘋了!

 

助產師家訪教學

嘉黛早上回應說10點可到府付費教學(居家訪視90分鐘4000元,嘉黛待了兩小時),正好潘媽也在,就順便一起機會教育(洗腦)潘媽一些正確知識,不要再跟我碎唸路邊婆婆媽媽講的機器人寶寶餵養方法!

嘉黛一來就提醒嬰兒不要躺枕頭喔!我們馬上換掉,墊條毛巾就夠了。還請教關於哺乳、洗澡、睡眠、疫苗、後腦勺要不要搓、喝母乳的物理性黃疸、母乳尿尿大便等很多有的沒的,想問啥就問啥,就跟以前請教產婆或婆婆媽媽的問題吧!但因為我們不是主流的觀念,很多診所護理師教的網路查的都不太是我們要的資訊,所以還是花錢找嘉黛來一趟,未來也都可以在line上隨時請教問問題。最後嘉黛還教我們如何幫寶寶按摩,小武被按得茫舒舒,今天簡直是在做spa啊!

 

腸絞痛?!

一般來講,寶寶哭是還蠻正常的,所以「腸絞痛」多半是個假議題,因為寶寶不能跟你說他怎麼了(有啦!他想跟我們說想要抱抱安撫,但是大人都聽不懂),所以只能用哭來表達,而大人檢查出沒有什麼症狀只好把問題丟給沒辦法挖出來檢查的「腸絞痛」。如果真的擔心是因為脹氣或什麼原因,那就學學如何幫寶寶緩解的方法吧!

肚子有明顯脹起來的話,嘉黛教我們可以用叩診的方式檢查看看肚子裡是不是有空氣,如果真的如果真的脹氣的話,有沿著肚臍周圍(不要壓到肚臍)順時針刺激腸胃蠕動。喝完奶如果寶寶沒睡著的話,可以直立抱著讓他輕輕斜靠在我們的肩膀前,緩緩走動,寶寶的身體就會輕晃,我們也可以輕輕拍拍他的背或由下往上輕拍,只是要協助讓他空氣往上,千萬不要像在幫老人拍痰那樣啊!太可怕了!而且如果親餵母乳是不需要拍背的,因為寶寶喝奶的時候是真空狀態,喝完直接睡著都沒問題,老天爺設計非常完美的!

無論是親餵或是瓶餵的寶寶都有可能在喝奶時喝進空氣。一般說來,親餵的寶寶比瓶餵的寶寶較不需要拍打嗝。親餵的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喝進較少空氣。但是如果在餵奶的同時你發現寶寶漏出很多奶,那寶寶可能需要拍打嗝。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觀察寶寶釋放的訊息。--需要幫寶寶拍打嗝嗎?

阿冠每次在哺乳室或路邊聽到寶寶被拍背的聲音都以為是在幫老人拍痰,如果我每一餐不管吃得舒不舒服都被強制拍背,絕對會很想吐,也很想揍人。

 

親餵母乳是一種生活態度

小謝:「餵母奶好方便喔,不用弄一大堆設備。我老婆當時沒毅力、沒想法(其實我也是啦),一開始擠不出來怕痛就放棄了,所以我兒子大概總共只喝到3cc的母奶…」
阿冠:「我從一開始就不想準備那些哺乳道具,真的全部都堅持沒買。因為除了營養跟方便之外,我一直覺得能在外面直接哺乳的媽媽好帥。即便小武前兩天都沒吃,那兩天都只是刺激乳頭發送訊號而已,他其實靠自己的羊水與母體剩下的養分過活,被潘媽知道早就斃了我,覺得我在虐待他孫子吧!因為我去上過課,知道前幾天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的寶寶其實都自己會帶便當來,一出生其實都過度餵食,所以護理師在恐嚇我們沒餵他進食時,我只想趕快回家,哈哈!」
Diana:「 哺乳媽咪真的很帥,尤其是不畏別人目光直接餵奶時…我也是喝母奶長大到1歲半的孩子,所以才這麼冰雪聰明啊(撥頭髮)!哈哈哈!」
阿冠:「我連擠出來餵都不想,擠出來餵母乳的想法可能是營養跟省錢跟方便,但是有機會直接哺育母乳的話,母嬰連結的意義真的很不同。不過不希望推廣母乳變成一種壓力,所以凡事盡力而為。而且當供需平衡時,寶寶需要多少奶,媽媽就會製造多少奶,根本不需要量每次喝多少或跟人比較有多少奶。把母奶擠出來很多是因為工作關係,原本是美意一件,卻變成比較與壓力與商人介入的好機會,很可惜。」

小謝:「我有朋友還特地買一個小冰箱,裡面塞滿她的母奶,還可以外銷,據她形容根本和水龍頭一樣,隨時都有。」
阿冠:「對啊,還要買液乳墊。但有時是人工擠奶過度刺激,讓乳房誤因為需要這麼多,而製造過多母乳。如果不是量身打造的奶量,有時寶寶吃前半段都是乳糖成分的奶就飽了,後半段有豐富脂肪的反而被冰起來給別人拿去做肥皂了或喝掉了,反而容易脹氣。話說,母乳不能隨便直接送人喔!因為那畢竟屬於腺體分泌製造出來的東西,會牽扯到感染疑慮。所以捐贈母乳都有一定的抽血標準與母乳殺菌程序,才能保存,雖然營養價值會降低,但是對於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寶寶來講,有總比沒有好。」
小謝:「喔喔,學問真多。」
阿冠:「但到了你媳婦要生的那個年代,說不定這方式與觀念又變顯學了,但是有點難啦!商人不好操作賺不到錢的不容易變顯學。」
小謝:「反正再怎麼出意見也輪不到我這個公公啦,哈哈!」
阿冠:「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給媳婦很多精神支援與力量的公公。」
小謝:「先看娶到什麼媳婦再說吧…」

 

正式喝奶一天後,

阿冠:「我的天啊,脹奶真可怕,小武來不及喝惹!已經開始體會你朋友說那種水龍頭的fu了,再來等小武上軌道來調節奶量了,不能全擠光,因為越擠會生更多……」
小謝:「所以理想和實際還是有些差距,哈哈!」(提醒各位,盡量不要對剛生完孩子的媽媽說這些還沒達成理想的話,因為他如果信心不強,加上賀爾蒙爆發可能很容易被某些想不到的點打擊到。
阿冠:「不是,是本來就要等寶寶的作息來調節喔!有的媽媽會怕浪費,全部排空收起來(但這是幻想的,因為永遠排不空),這樣乳房下次就會分泌更多,最後真的越來越多。」
Diana:「不能擠,但又漲奶,這下該怎麼處理啊?求解。」
小謝:「又不能吃退奶的,怕一吃全部沒了。」
阿冠:「只要手擠一點點不漲痛就好,然後熱敷乳頭暢通、冰敷乳房舒緩。如果介入太多,會導致奶量過多或過少,因此稍微擠掉一點點不會脹痛就好,主要是等待磨合寶寶進食與作息時間,最後會調到他未來肚子餓時,我也剛好漲到他一餐的份量,就是所謂的供需平衡。」
小謝:「小武這下子糧食充足了。」
阿冠:「對啊,新手媽媽又突破一關了。」

 

別再灌食寶寶,由寶寶主導瓶餵吧

我們都看過人家拿奶瓶餵小孩,也都知道怎麼做,不像母乳哺育般陌生。畢竟我們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如果有人交給你寶寶與一瓶奶,你當然知道如何瓶餵。但你知道如何不讓寶寶覺得有壓力嗎?現代的社會,那麼多父母用奶瓶餵寶寶(無論是母奶或配方奶),卻極少人學習如何在瓶餵時保持寶寶呼吸道暢通,而且符合自然的餵食韻律。--由寶寶來主導的瓶餵技巧

最後稍微小離題一下先講一下假設真的因為不得已需要瓶餵寶寶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奶瓶的角度,盡量讓寶寶喝奶瓶也像是在喝媽媽的乳房一樣!

如果因為奶還沒來或寶寶需要安撫一直哭泣卻解讀為肚子餓,就硬擠奶導致乳頭受傷或發炎發燒的狀況,進而被引導餵配方奶的話是很可惜的,因為寶寶還在下訂單,奶還沒來,硬擠當然會受傷;如果一開始就介入使用奶瓶(不論母乳或配方奶)的話,寶寶的胃就會被撐大,除非照顧者懂得把寶寶立起來且奶瓶平行地面而非垂直地面灌食並且不強迫寶寶把奶喝完的寶寶主導瓶餵方式。

因為奶瓶的設計與需要用力吸吮乳汁的乳房不同,奶瓶開口的奶會因為吸了一口後就因為負壓不斷流出,孩子不吞奶會嗆到,因此不論他餓不餓,在他沒能力撇開頭之前,他只能喝完他,結果就是胃被撐大。阿萍醫師:「如果餵食時奶瓶是直立的(即便是流速最慢的奶嘴),奶也一定會滴出來。當寶寶含著奶嘴開始吞嚥時,負壓會把更多的奶吸進寶寶嘴裡,這也意味著寶寶必須不斷吞嚥以免嗆到。(阿萍醫師親自示範何謂有壓力的瓶餵)」

 

瓶餵相關文章補充:

如果非寶寶主導瓶餵方式的話,多半都是用灌食的方式也過度餵食寶寶了!

我喜歡請大家試算:
堅持規律4小時餵一次的(通常也堅持瓶餵),一次如果喝120c.c.(但新生兒的食量不會這麼多),6*120=720c.c.

依寶寶需求餵食,一天要10-12次,噴乳反射啟動,那次泌乳至少有99c.c.(要記得親餵會比擠出來的多),10*99=990。

一天奶量至少有990-720=270c.c.的差距。

依需求餵食,寶寶不用浪費力氣在哭鬧,可以專心長大。親餵的正向連結,媽媽與寶寶情緒穩定,寶寶消化好,生理也穩定。於是,我們有最瘦的媽媽,最精實的寶寶。--很多照顧者還是身陷規律餵食的迷思中而無法自拔⋯

 

阿萍的哺乳課還提到孩子若有需要用到瓶餵,其實不需要隨著月齡換更大的洞!媽媽乳頭的乳腺開口並不會越來越大啊!!!!!而且據研究顯示,市面上流速最慢的奶嘴都還是比親餵的流速快,那是造成混淆的最大原因。若寶寶瓶餵時會很喘,要注意是否流速太快造成。

其實,瓶餵的孩子並不需要隨著月齡換奶嘴。市面上所有的奶嘴,流速都比親餵快,那是造成乳頭混淆最主要的原因。流速過快的奶嘴,加上錯誤的瓶餵方式,反而會造成寶寶有壓力的餵食以及過度餵食的問題。

日前一個出生後全瓶餵的媽媽,帶著孩子來學親餵,媽媽表示寶寶現在每四個小時喝120c.c.(一個多月大的寶寶),在調整為由寶寶主導的餵食方式之後,喝60c.c.就完成一次的哺乳(瓶餵)而且睡著。那才是寶寶一餐的食量,我跟媽媽這麼說。--很多人還是有隨著孩子月齡,改變奶瓶奶嘴開口大小的迷思。

 

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練習觀察寶寶釋放需求的訊息,我們的存在只為了提供本來就有能力自主學習的環境給寶寶,而不是由我們不斷餵養安排我們認為寶寶應該要會要接觸的各種人事物。所以,即便不得已需要瓶餵寶寶,也是可以由寶寶主導,大人放手練習讓寶寶自主。大人要學會面對自我課題不斷進修,大人與孩子的自主學習,從現在就開始!

 

註:每個寶寶狀況不同,助產師與泌乳顧問是很好的幫手,可以請教他們。如果是早產或特殊狀況的寶寶請遵照醫師專業指示;但如果非特殊狀況,維持生物本能還是我比較建議的方式。

 

最後,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是要紀錄一下小武出生第三天才喝到奶這件事,也寫了6000多字(跪)。

 

  • 記住,「做好做滿」不見得就是完美媽媽;「少做與不做」更不是不盡責媽媽。少做與不做需要更多判斷的智慧與承擔的勇氣;跟著多數人已經決定好的事情做好做滿是最容易的事。這在平常的生活裡、懷孕出生的各種準備、甚至一輩子的教養都是同樣的道理。
  • 每個人天生的體質與環境條件不同,我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也不是我的身體,你所要的生命意義也跟我不同,請自行評估使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跟風,謝謝!

 

歷史上的今天,我寫了...

你也許會喜歡

無留言

該你說說話囉!不用登入也可以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