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關心的是奶水的去向。我們可以說寶寶對奶水知道得不少,但也只是到他吞下去的那一刻止。奶水就這樣呑進嘴裡,給嘴巴一種確實的感覺、篤定的滋味。這一點無疑非常令人滿意。但是,奶水就這樣吞下去了,這表示在寶寶的眼中它幾乎就消失了。就這一點來說,手掌和手指還比較好,因爲它們不會不見,而且隨時可用。不過,吞下去的食物並未完全失去,至少還在胃裡的時候不是,在這裡食物還有可能回來。小嬰兒似乎曉得自己的胃的狀態。--《給媽媽的貼心書,第55-56頁。》
新手爸媽面對吐奶溢奶這個問題,大概會在新生兒前兩三週處於焦慮高峰期,因為剛遇到很緊張,假若真的寶寶有狀況也應該已經就醫處理;如果寶寶是正常能量釋放,兩三週後也已經習慣吐奶溢奶日常。本文想透過記錄新生兒的吐奶溢奶日常外,再整理一些我們從新生兒吐奶溢奶後學到的知識與領悟到的事情,希望陪伴大家一起度過這個精彩難忘(?)的成長階段。
註:本文有非常多曬嬰照與嬰兒嘔吐物,請謹慎評估要不要繼續往下看。
本文目錄可直接選跳單元
奶都吐光了嗎?
損失不多
寶寶吐奶時,你或許會覺得這一餐又白忙一場了。不過,你可能太高估吐出的奶量了。你可以試著倒一湯匙的奶汁或牛奶在桌上看看,看起來是不是好大一坨呢。那一坨奶水,是不是跟你衣服上的痕跡很像呢?其實大部分嬰兒吐出的奶,約只有一茶匙。--《親密育兒百科上冊,第130頁。》
出生第一週剛滿心歡喜小武通乳師幫忙解決脹奶的困擾,接下來就是要面對新生兒吐奶溢奶日常;明知這是正常現象,但是這種我們直覺反應不舒服的生理現象,實在還是需要一點信心支持。產後一週回診時,特別跟阿萍醫師聊到吐奶溢奶這件事,阿萍用很輕鬆的口吻帶過,新生兒的胃食道括約肌(賁門)發育尚不完整,吐奶很正常啊!他說我們這些都是正常武力展現,還有遇過瀑布奶的勒,所以哺乳時衣服不要穿太好的(這什麼結論啊,哈哈)。
阿萍醫師曾分享過《在門診常有媽媽問,寶寶常溢奶,是不是把奶都吐光了》,還有朋友經驗分享新生兒的吐奶溢奶日常,雖然看了很多也知道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我覺得人類對於「吐」這件事情會自我添加一些情緒與幻想進去,可能我們從小有記憶以來的「吐」都是不好的記憶連結,總覺得吐是不好的是負面的是會受傷的等等,即便心裡知道這是發展過程的正常現象,還是會很難過自己內心的關卡,所以「新生兒吐奶」這件事還比「出生第三天才到喝奶(請點網址看故事)」這件事更令阿冠揪心。
喝太多而溢奶?
通常我們會直覺把「吐出來」聯想成「吃太多」或「吃到不好的東西」,不過新生兒只喝奶,基本上不會是後者,除非他天生對媽媽的奶過敏,但這個少之又少,幾乎不太會發生;所以多半都是覺得喝太多喝太飽不舒服而吐出來。但其實這真的很正常,因為阿冠一開始就親餵,沒有奶瓶輔助,因此第一週其實沒有遇上什麼吐奶的問題,等到哺乳上手後就開始上演吐奶溢奶秀,一開始還不太了解時還在猜會不會是因為小武的吸吮能力提升了,多喝一兩口的份量可能就會再吐出來或溢出來。
小武平常喝完奶可能就是一點點的溢出來這樣,我們沒有特別覺得不舒服,但在第十一天時,開始覺得他吐蠻多奶的,等於最後幾口吃進去的幾乎都吐光了。我回想到底是哪邊出問題,是因為小武都邊喝邊睡嗎?還是喝太多?
~這時候又要請助產師出場了!~
第十二天的時候,小武溢奶情況比較頻繁,我們一直懷疑是不是喝過量才會溢奶,趕緊找助產師嘉黛求救:
「小武最近吐奶(目前是溢奶程度)還蠻嚴重的,昨天之前都吐一點點,昨晚到今天凌晨吐滿多的,今天早上八點多餵,十點多就吐,這次吐的量比較多,約10-20ml吧!可是吐完又立刻討奶,即便有拍背也是會吐奶,很擔心親餵母乳喝過量。一直以來都是讓他喝到飽且睡著才停止,不然沒喝飽放下過沒幾分鐘想到又哭了,這一兩天開始比較常吐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只要一抱起來就不斷往乳頭方向鑽鑽鑽,只安撫拍背也會一直哭,唯獨給奶才會安靜,還是要給好給滿嗎?」
「有時候寶寶想吸不一定是餓,可能是想安撫自己。」
「我覺得安撫成分居多,但寶寶吐完還能若無其事繼續喝也挺厲害的,我們吐完通常暫時不想進食吧!」
「如果他只是要安撫,吸的力道較小,你的身體自然會慢慢調整成『小力吸只是要安撫,不用太多奶』這樣。」
「真是太厲害惹~~~」
所以寶寶一直含著乳頭吸奶,他不一定在喝奶,可能就是在討安撫。如果把「哺乳」與「安撫」兩件事情分離的話,就會覺得新生兒吐奶溢奶是因為一直吸奶太多導致而限制新生兒喝奶時間,這樣就失去親餵哺乳的重要意義了。
基本上「喝太多」這種疑慮大多是出現在瓶餵配方奶或瓶餵母乳的寶寶身上,因為決定裝進多少奶還強迫寶寶喝完的都是大人;可是親餵寶寶是由寶寶自己決定喝多少,你要硬湊乳頭過去也會被撇開頭。而且親餵的寶寶即便一開始因為量測失準導致喝太多,也會慢慢矯正,最後喝進適合自己的量達到供需平衡,一定要相信人體(媽媽與寶寶)有這種本能喔!因為新生兒的胃其實跟彈珠一樣大而已,而且比較沒有彈性(剛出生還在練習咩),所以如果餵食過量的話,即便拍嗝也會有吐奶溢奶現象喔!若真的需要瓶餵的話,如何由寶寶主導瓶餵不強迫灌食的方法請參考這篇喔:由寶寶主導瓶餵(若是已經瓶餵一段時間要改成寶寶主導瓶餵的話,請參考這個循序漸進的方法:這不是平常的奶瓶,它是一個長得像奶瓶但是沒有奶水的東西。)
幫寶寶拍嗝不是在幫老人拍痰
無論是親餵或是瓶餵的寶寶都有可能在喝奶時喝進空氣。一般說來,親餵的寶寶比瓶餵的寶寶較不需要拍打嗝。親餵的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喝進較少空氣。但是如果在餵奶的同時你發現寶寶漏出很多奶,那寶寶可能需要拍打嗝。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觀察寶寶釋放的訊息。--需要幫寶寶拍打嗝嗎?
通常喝奶完拍背是瓶餵寶寶都會「被進行」的既定事項,好像是個例行公事似的。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先說我是從沒幫小武拍過背,因為親餵母乳基本上是真空狀態,如果姿勢良好沒有嚴重吸入空氣的話,是不太需要拍背的。若寶寶喝奶後要抱起寶寶輕晃拍背的話,記得在肩膀上墊一條毛巾以防萬一。
妳餵過寶寶以後,甚至在餵奶中,妳會發現打嗝是個好主意。打嗝時,最好把寶寶抱直,比較可能自然打嗝,又不會吐奶。這就是媽媽們總是把小寶寶抱在肩膀上,輕拍他們背部的緣故,輕輕的拍,會刺激胃的肌肉,讓小寶寶更容易打嗝。
通常寶寶的胃很快就適應了,一下子就接受奶水,根本不需要打嗝。可是,如果母親處在緊張狀態(有時會這樣),寶寶也會變得緊張,在這種情況下,胃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胃裡所增加食物。如果妳了解這是怎麼回事,就可以輕輕鬆鬆的處理打嗝問題,不會感到困惑不解。總之,打嗝會因每次餵奶的狀況,以及每個寶寶的體質而有個別差異。
如果妳不了解這是怎麼回事,妳一定會困惑不解,手足無措。鄰居告訴妳:「餵奶後一定要讓寶寶打嗝!」如果不曉得根本緣由的話,妳就無從爭辯起,只好把寶寶一直放在肩膀上,拚命拍個不停,努力想把妳以為必須打出來的嗝硬擠出來。這種作法可能會變成教條。這樣一來,妳其實是強迫寶寶接受自己的(或鄰居的)想法,結果反而干預了自然。可是,自然才是唯一的好方法。--《給媽媽的貼心書,第57頁。》
阿冠每次在哺乳室或路邊聽到寶寶被拍背的聲音都以為是在幫老人拍痰,如果我每一餐不管吃得舒不舒服都被強制拍背,絕對會很想吐,也很想揍人。
吐奶溢奶對母乳寶寶來講通常是好事
寶寶溢奶與嗆奶
所有寶寶都會發生溢奶的情況,這並非母乳寶寶的獨有現象。若寶寶神情偷快、體重增加良好、喝奶正常,溢奶並非壞事。事實上,如同先前所說,溢奶搞不好是件好事,因為母乳裡的免疫因子能在黏膜(包括胃腸道與呼吸道)形成一層保護,幫助寶寶抵抗感染(即黏膜免疫)。溢奶的寶寶有著雙重防護:在母乳進入寶寶胃裡時與溢奶時,母乳都能發揮保護作用。我常舉這個例子,說明哺乳與配方奶餵養如此不同,與瓶餵間的差異也極大:在正常情況下,若寶寶喝配方奶時溢奶,這不見得是壞事。而寶寶喝母乳時溢奶,則通常是好事。讓寶寶喝完一邊乳房再換邊是個不錯的方法,有時能減輕寶寶的溢奶情況。先餵某一邊乳房時,媽媽也可搭配擠乳動作,這能拉長寶寶喝奶時間。如此一來,因為喝太多奶水會增加溢奶機率,寶寶便能在不必喝到過多母乳的情況下吸收到更多熱量與脂肪(因後奶含較多脂肪)。若媽媽的母乳十分充沛,寶寶可能很容易溢奶,排便次數較頻繁,糞便常呈現水狀、綠色,心情有時也會煩躁不安。不過,這並不是腸胃炎的徵兆。媽媽或許母乳充沛,但欠缺正確的哺乳知識,比方說,媽媽聽信錯誤的資訊,於是每邊乳房各餵10分鐘。
嗆奶也是相同的情形。當母乳流速過快,寶寶吸氣時經常會將幾滴母乳吸入氣管裡而導致嗆奶。雖然這聽來有點誇張,不過只要將寶寶抱離乳房,讓他稍微咳一下,他就會恢復正常。而母乳的免疫因子在氣管(呼吸道)會形成一層黏膜,幫助寶寶抵抗感染發生。我們有時也會被食物嗆到,但噎食與咳嗽經常能避免食物進到氣管更深處。
若寶寶能正確含乳便可以降低嗆奶機率,因為這讓他控制好母乳流速。
若寶寶嗆奶頻率過高,醫生有時會建議媽媽學習餵奶(配方奶),但這樣的學習非但無法幫助媽媽哺乳,還會產生兩個問題:第一,寶寶喝的是母乳以外的液體。第二,用的是奶瓶,這和媽媽乳房完全不同。若這些液體進到氣管裡,寶寶便會被認定是嗆奶,通常會建議媽媽先別哺乳,改餵其他奶水(最好的情況是餵較濃稠的母乳)。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些動作毫無必要,也會傷害到哺乳本身。
若寶寶溢奶的話,醫生通常會檢查他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情況。寶寶得先禁食,媽媽再哺乳,然後醫生照超音波。醫生使用探測器檢查寶寶胃部,診斷他確實患有胃食道逆流,之後讓媽媽餵他喝較濃稠的母乳或配方奶,或是開立抗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最佳情況)。從照超音波到暫停哺乳這一連串的舉動,不僅毫無必要,也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新手媽媽哺乳親餵的24堂課,第242頁》
這個段落是平常較少見的觀念,我覺得整段都非常重要,就交由加拿大資深兒科醫師及國際知名哺乳專家-傑克。紐曼(Dr. Jack Newman )-來跟大家說明。
練習躺餵緩解吐奶溢奶狀況
抱著喝奶又要面對吐奶溢奶的情緒糾結,長期下來實在挺累的,後來阿冠跟小武直接一起練習躺餵啦!這樣要喝要睡要吐我也可以趁機休息,一切等醒來再處理。
第十二天,晚餐抱著小武餵奶,為了避免溢奶,延長抱著的時間讓小武躺在我的腿上睡覺,結果阿冠飯還沒吃完小武又醒來討奶了!我當時有點累,希望躺餵順便休息,趁機讓彼此練習右側躺餵,一開始找不到角度吸奶的小武很生氣一直灰,只好先改成左邊躺餵,趁他冷靜喝奶時跟他溝通右側乳房還是要練習躺餵,這樣我們才能長久喝下去啊!不然我的手總有一天會廢了啊!後來換邊躺餵有成功一次,希望能漸入佳境,這樣我才不會太累啊!
第十三天,原本被嫌棄的右邊乳頭,睡前右側躺餵被我們矇成功了!躺餵的話真的溢奶情況會減少很多,甚至不太溢奶。晚上還是有溢一點點奶,不管他,想吃就繼續餵。
第十四天,每次喝完還是會溢奶,晚上九點成功側躺那次就比較好一點。最近喝完比較想要人家繼續抱或躺餵的話會咬著乳頭繼續依偎在側,有時候阿冠都跟著睡一輪了,醒來又要接著餵下一輪。
第十六天,小武躺餵喝奶不管左右側都已經很快能找到目標(真開心),這樣他輕鬆阿冠也輕鬆啊!不會像之前找不到角度還會氣噗噗,這樣會影響進食情緒,也容易導致溢奶。我有鼓勵稱讚小武做得很棒,我們彼此都在學習成長,只是爸爸媽媽還在練習看懂(猜測)小武發出的訊息,希望小武多多包涵啊!
經過五天的練習,小武已經能夠順利躺餵(讓媽媽休息)了。
優格狀奶塊
這個肌肉袋子會把奶水留置一段時間,直到消化的第一個階段發生。奶水發生的第一個變化就是凝固,這是自然的消化過程的第一階段。事實上,製作奶酪就是在模仿胃裡發生的事。因此,假如寶寶吐出一些凝固的奶,千萬別驚慌,消化本就該如此,而且小嬰兒本來就很容易吐奶。--《給媽媽的貼心書,第58頁。》
吐奶溢奶不打緊,吐這種優格狀的看起來更覺得不舒服。但其實是吐優格狀的奶,反而表示他有經過胃部處理過,不是那種剛喝進去就吐出來的;他只是吐比較久以前的奶出來而已,不要嚇到。
情緒會影響吐奶溢奶狀況
胃是寶寶體內的迷你好媽媽
妳大概曉得,胃是個小器官位於肋骨下方,形狀就像小寶寶的奶瓶,從左甩到右,它是一團肌肉,構造相當複雜,因此有絕佳的能力做媽媽們為小寶寶做的事,那就是胃會隨著情況自行調整,除非受到興奮、恐懼或焦慮情緒的騷動影響:就像媽媽們天生就是好媽媽,除非她們受到緊張或焦慮的影響。總之,胃就像個體内的迷你好媽媽。當寶寶感到自在(也就是成人的放鬆狀態)時,這個肌肉袋,我們所謂的胃,就會自行運作。我的意思是說,它會保持一些張力,同時維持應有的形狀和位置。
胃裡隨時都有液體存在,那是消化液,上面還有空氣。這些空氣對母親和寶寶有特別的用處。當寶寶吞下奶水時,胃裡的液體量會增加。如果妳和寶寶都很安靜,胃壁的壓力就會自行調整,放鬆一點,胃就變大一點。不過,寶寶通常都有點興奮,因此,胃要花點時間才能適應。胃裡暫時增加的壓力會令寶寶感到不舒服,快速缓解的辦法是讓寶寶打個嗝。--《給媽媽的貼心書,第56-57頁。》
其實這個思考面向就跟之前阿冠分享的安全感存摺|安撫抱過寶寶了嗎?這篇文章的概念類似,情緒面向常常是我們最後甚至最不會去關注到的環節。所以才會說親餵寶寶想喝就喝、練習躺餵等等都有助於緩解(或減少)吐奶溢奶的狀況產生,那是因為關注寶寶需求而非照表操課的哺乳方式,會讓寶寶的情緒對比較穩定。網路上的教學文多半著墨在操作手法上,但是多少人關心到媽媽寶寶的情緒呢?
小武出生第十八天時,凌晨三點多似乎被自己驚醒,有稍微喝點奶安撫一下就繼續睡到早上七八點,白天的睡眠時間都一兩個小時就會醒來換尿布跟喝奶,類似少量多餐的方式喝奶,溢奶的狀況就比較少,大部分都發生在情緒激動大哭後那次喝的奶為主。
不要讓三姑六婆觀賞喝奶秀
在消化階段,最好能讓寶寶安靜休息。不管妳是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躺一躺,或是輕輕抱一陣子,都隨妳,沒有哪兩個母親或哪兩個寶寶是一模一樣的。在最舒適的環境裡,寶寶只是躺著,似乎完全進入他的内在世界。這個時候,他的體內可能有種美妙的感覺,因爲血液都趕往活躍的部位,肚子會有溫暖的感覺。在消化過程初期,如果打擾了寶寶,讓他分心或過度興奮,很可能會引起不滿的哭泣,也可能引發嘔吐,或者在食物尚未消化之前就往下傳送。我想妳應該曉得,餵奶時最好不要讓鄰居到家裡來串門子,這非常重要。不只如此,餵奶的時間也應該延長到食物離開胃部為止。就像一個莊嚴的場合,如果有飛機飛過,莊嚴的氣氛就蕩然無存了。所以,莊嚴的餵奶期,應該延伸到餵奶後,直到食物消化完為止。
如果一切順利,特別敏感的消化時刻結束,妳會聽到咕嚕咕嚕的蠕動聲音,這表示胃部消化奶水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要自動把局部消化過的食物送過幽門,進入我們所謂的腸子裡了。--《給媽媽的貼心書,第58頁。》
新生兒剛出生的幾個月,需要很穩定的生活作息與情緒,家裡有什麼動盪或者變化,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照顧者的心情與寶寶的情緒。
而且純觀賞影響還不大,最麻煩的都是三姑六婆的嘴,做人不要好為人師,可以好好充足自己的知識等人來請教;當沒有人問,嘴巴閉上就好。雖然我準備了這麼多知識與技能,但其實朋友沒有主動發問或請我幫忙時,我不會出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我這些偏向非慣行的觀念,身邊也真的很少人跟我做一樣或類似的事情。準備好自己就好,不要準備隨時都想主動「教(指正)」別人,跟育兒一樣。
病理性吐奶溢奶
如果上述的各個問題都有留意,寶寶還是出現很嚴重的吐奶現象,如親密育兒百科上冊第131頁提到:體重減輕或沒有增加、吐奶頻率越來越高、吐出綠色的東西(含膽汁)、除了嘔吐還會劇烈絞痛,每次餵奶都會嘔吐及咳嗽等現象的話,就要找醫師診斷評估喔!
書裡也提到,母乳寶寶如果吐出的奶水帶血絲的話,就不用太擔心,因為那血絲多半是媽媽的不是寶寶的。因為剛開始哺乳時乳頭難免有傷口,癒合後就沒事;或者新生兒可能因為吐得太用力導致食道微血管破裂,但這也會很快就癒合,如果持續出血的話,還是要就醫檢查喔!(若是連續嚴重吐奶再加上體重減輕的話,可能就要請醫師或找泌乳顧問評估比較保險喔!)
吐奶秀
再來是曬吐奶溢奶嬰照片的時候了~
第十八天,跟助產師請益之後,心安了不少,吐奶吐到媽媽已經很習慣,有時間先拍照了。
第二十四天,最近這幾天開始會把手塞到嘴巴裡,特別是在找尋乳頭還來不及供應的時候,就會自己塞指頭到嘴裡,甚至有時喝完奶也會塞到嘴裡,緊接著就吐奶,看起來像催吐的樣子。
第二十七天,吐奶成河的驚恐照片~~~
第二十九天,老潘陪玩不只接屎還要接奶。
第三十七天,這小子偷吃優格嗎?哈哈!
第四十天,這個膚色配上表情還挺驚恐的。
第五十二天,睡覺也要吐一下。
第五十六天,小手也來湊熱鬧。
第六十三天,剛好在哭,整個就很符合吐奶的情境啦!
第七十一天,目前老潘的衣服遭殃比較多。
第八十五天,這次就很客氣只吐一點點。
第八十六天,墊條毛巾真的是好主意!但要來得及墊才行。
第八十九天,分椅子跟地板吃優格。
第九十一天,自備聖誕老人的鬍鬚。
第九十二天,開始邊吐奶邊無辜的賣萌了。
第九十五天,像這樣若無其事。
第一百零一天,不然就是吐完也要很帥氣。
第一百零一天,今天吐兩次精彩的,眼睛都這麼大是要電死誰啊?
第一百零三天,你親你的我吐我的。
第一百一十一天,陪打電話也要吐一下做記號。
第一百二十天,表情越來越豐富了。
第一百二十五天,其實落在地上還挺美的。
6M12D,吐奶吐在布書上,還來不及拿紗布巾擦掉就被吃光光惹。
10M3D,今天神武嘗百草,發現這款葉子不好吃,連剛剛喝的一點奶一起吐出來。
在快要兩個月的時候剛好拍到吐奶實況,而且那次還吐蠻多的,但新手爸媽連看孩子吐奶都覺得很可愛,真是爸媽濾鏡戴好戴滿啊!唯獨那時候我們還沒開始跟小武講台語,現在再回頭看影片裡的華語都覺得卡卡的,很不習慣。
嬰兒為何吐奶
嬰兒吐奶,正因為他們只是嬰兒。嬰兒大口吸奶時,也會吸進空氣,到了胃裡,空氣在奶水下方,當胃部收縮時,就像空氣槍一樣,一些奶水就被射回食道,然後你就會在你的肩膀上,看到發酸、凝固的奶汁。有些貪吃的小寶寶,喝奶喝得太急,胃裝不下,就會送點奶汁回來。寶寶剛喝完奶後受到推擠,也可能會吐奶。--《親密育兒百科,第130頁》
其實寶寶吸吮需要自主練習,連該喝多少也是透過實作練習才能不斷調整適合的量達到供需平衡啊!我們大人進食不也是如此,這次吃太多太飽感到不舒服,下次就會少吃一點。
這次的請益與補做功課之後也讓我們更加放寬心地面對寶寶吐奶溢奶現象,甚至以餐後娛樂的心情來看待,月子坐完差不多也很適應吐奶溢奶症狀了。發現當我們放鬆,寶寶也會更輕鬆,家庭氣氛會更好喔!
通常新生兒六個月後腸胃道發育完整一些就不太會再吐奶溢奶了,再加上那時候比較能夠坐直,有地心引力的幫忙,吐奶溢奶的狀況會好很多。小武也是大概到四個月左右就比較少溢奶了,只有六個多月的時候有一次趴著可能太嗨還怎樣,又小溢奶一次,而且那時候已經會玩自己的溢奶還覺得很有趣,最後一次的紀錄則是在十個月大時,吃了葉子可能覺得不好吃而吐出來吧!正式結束吐奶溢奶階段。雖然吐奶溢奶期挺困擾的,不過至少時間都比較好掌握,大約是喝完沒多久會吐奶溢奶,所以把吐奶溢奶經典照匯集起來回顧一下,就要準備迎接接下來的不定時流口水關卡了!
- 記住,「做好做滿」不見得就是完美媽媽;「少做與不做」更不是不盡責媽媽。少做與不做需要更多判斷的智慧與承擔的勇氣;跟著多數人已經決定好的事情做好做滿是最容易的事。這在平常的生活裡、懷孕出生的各種準備、甚至一輩子的教養都是同樣的道理。
- 每個人天生的體質與環境條件不同,我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也不是我的身體,你所要的生命意義也跟我不同,請自行評估使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跟風,謝謝!
無留言